2025年4月14日至18日,营口市委党校组织2025年春季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学员赴大连市开展为期一周的异地学习考察。此次培训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引导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拓宽发展视野、提升履职能力。
一、赓续红色血脉:在历史回望中汲取精神力量
学员们走进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这座被称为“东方奥斯维辛”的监狱遗址,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锈迹斑斑的刑具、阴森狭小的牢房、触目惊心的绞刑架,无声诉说着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抗争的壮烈事迹,将学员们带回那段饱受屈辱的近代史。通过讲解员对革命志士抗争事迹的动情讲述,学员们深刻感悟到“信仰如炬、虽死无悔”的浩然正气。大家深刻感悟到,唯有铭记历史苦难,方能凝聚起新时代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在关向应纪念馆,深入学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向应同志的光辉一生。从辽南农家少年成长为红军高级将领,关向应同志对党忠诚、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员。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影像和手稿资料,学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镜,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纪念馆广场前,全体学员齐唱国歌,誓言铿锵,初心如磐。
培训期间,一堂沉浸式情境党课《丰碑—东北抗联精神》令学员们热泪盈眶。通过情景再现、诗歌朗诵等形式,杨靖宇、赵一曼等抗联英雄的故事被娓娓道来。学员们在角色代入中体会“冰天雪地中孤悬敌后”的艰难困苦,更深刻领悟了东北抗联精神中“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深刻内涵。“这不仅是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位学员在讨论中讲道。
二、聚焦创新前沿:在产业对标中拓宽发展视野
在大连“新质生产力”标杆企业参观中,学员们走进大连光洋科技公司,目睹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车间内智能化生产线与精密加工技术令学员惊叹不已,“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企业负责人的话语引发强烈共鸣。在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学员们深入了解数字版权交易、文化IP孵化的创新模式,对营口发展文创产业、打造区域文化品牌有了新思考。
走进大连数谷和EX未来科技馆,人工智能、元宇宙、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场景让学员们大开眼界。通过VR设备体验“数字孪生城市治理”、与AI机器人对话未来趋势,大家切身感受到“科技革命正重塑发展逻辑”。学员们结合营口实际,就“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港口经济数字化转型”等话题展开头脑风暴,现场气氛热烈。
三、锚定振兴蓝图:在实践对标中凝聚实干动能
在大连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学员们通过沉浸式数字沙盘、城市模型和互动体验,系统了解大连从海滨小城到国际化都市的百年蝶变历程。从“一核两翼”空间布局到“数字大连”建设蓝图,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升级,学员们深切感受到科学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实地考察了旅顺军港,俯瞰黄渤海咽喉要冲,聆听近代海军发展史,深刻理解“强国必须强军”的时代内涵。在大连金普新区党校老师授课中,学习大连在产业转型、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宽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视野。
四、淬炼担当本色: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奋进之志
此次异地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坚持“白天走学研、晚上思悟行”,每晚的“学员论坛”成为思想碰撞的舞台。围绕“如何将抗联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行动力”“营口如何借势大连科创资源实现产业跃升”等议题,学员们结合岗位实际谈体会、谋对策。有的学员提出要借鉴大连“智慧城市”管理经验,提升营口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有的学员表示要将红色资源融入干部教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还有学员聚焦我市优秀文旅资源,建议深化两市文旅合作,共同擦亮“东北海上门户”名片。
五、结语
五天的学习考察,是一次红色基因的传承之旅、创新实践的启迪之旅、振兴使命的赋能之旅。从抗联精神的血脉洗礼到科技前沿的头脑风暴,从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到营口与大连的联动思考,学员们满载收获而归。大家一致表示,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营口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澎湃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青春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