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市情研究

首页 > 科研工作 > 市情研究

营口地名趣谈系列之四

[发布时间:2013-06-18 09:32][阅读次数:次]
营口文化源远流长,营口变化日新月异,留住往事的记忆,加速营口率先崛起。
营口地名趣谈系列之四:
楞严禅寺
    楞严禅寺,也称楞严寺,取楞严经之意而得名。为埠内主要佛门寺庙之一。遗址位于现站前区境内、通惠门市场北邻。其名声传至关内海外。
    据《营口县志》记载楞严寺:"嗣于十三年(1924年)春规划地基鸠工突起一座梵正宫殿……。该圭工程既竣业于二十年(1931年)秋九月间开光"楞严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共有佛殿99间,为东北"四大禅林"之一。
    楞严寺建筑古典雅静。内有院墙、山门、钟楼、鼓楼、佛殿、藏经楼。全寺布局由南向北分三进院落。第一进院为天王殿,第二进院为大雄宝殿,第二进院为藏经楼。此外还有配殿四座。
    山门,又称三门,为重檐歇山式屋脊,琉璃瓦顶,彩耀眼。山门内泥塑哼、哈二将。进山门即一进院。左右便是相隔东西的钟楼和鼓楼,内有大钟和大鼓。钟鼓楼为双层梁飞檐式,顶部四边翘起。
    正面为天王殿。殿身建筑在石台上,硬山屋脊,屋脊鸱尾上弯形龙尾外弦并插宝剑。殿堂内侧两侧供奉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手执各种神械。正中弥勒佛樟木神像端坐其上,金光耀眼。弥勒佛神像后悬韦驼菩萨画像。
    向北为第二进院,便是大雄宝殿。这是楞严寺的主要建筑,人们进香拜佛的主要殿堂,座落在寺内中心位置。其结构特点为大木架硬山式,殿脊正中设火明珠一颗,殿身高于天王殿。大雄宝殿内正面并坐神像三尊,居中者释迦牟尼,左边为药师琉璃光佛,右边为南无阿弥陀佛。下设坛座,刻有西游记图案。释迦牟尼神像后有观音菩萨画像一幅。其殿两旁十八罗汉神像排列。殿东侧配殿设关帝神像一幅。除此还有风薄铜佛神像、鎏金千手千眼佛等。整个寺院收藏大型佛像42尊(幅)。
    三进院便是藏经楼。主要是收藏楞严寺中的经卷、书籍等。该楼当时收藏明、清版本经卷720余部。藏经楼原为硬山式屋脊、二层,七架檩抬梁式屋架,楼南北均有栏杆。1975年营口地震时山墙损坏,之后,重建藏经楼,现已不是原来模样。此外,楞严寺内还有四座配殿,均为单面明柱,七架檩抬梁式屋架。
    楞严寺修建以来,寺内香火不断,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传说释迦牟尼生辰日),寺内大开道场,寺外搭台唱戏,热闹非常,焚香进供者络绎不绝,寺内方丈、僧尼忙得不可开交。"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一切庙事活动。
    自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月楞严寺开光之日以解放之前先后有三任方丈。第一任方丈禅定,原籍浙江,曾在宁波观宗寺剃度为僧,此时为楞严寺鼎立盛时期。二任方丈智眼,接替禅定,不足两年。第三位乐果,是宣讲掌"四少"之一陆炳南,但他因故推辞,未能接任,随禅定到处讲学,解放前夕,陪同禅定到上海,后转赴香港。
    楞严寺自修建至本世纪60年代中期一直完好,"文化大革命"初期寺内佛像、经卷遭受损毁和破坏。画卷、经卷及各种珍品存数无几,损失惨重。1978年后,国家拨款逐年修复楞严寺。1989年9月18日楞严寺举行重新开光盛典,至此楞严寺香火又旺盛起来。
 
得胜桥
    营口西部的得胜路中段有一座桥,这便是"得胜桥"。
    早在清朝光绪十十六年(1900年),夏季,沙俄侵略军攻进营口,在埠内东郊邰家屯(遗址位于现营口宾馆附近)向西炮轰五台子奉军兵营,妄想破坏营口炮台。奉军将领管带乔干臣等率士兵抵抗。居西大庙附近的义和团闻讯赶来,一起奋力反击,同心协力把沙俄侵略军打败。俄军退回牛家屯(遗址位于现站前区境内)。据《营口县志》载:"有拳匪(这里指义和团勇士)数十人,手提短刀,直扑敌人",少俄"恐腹背受敌,急忙向东南撤退。"勇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得胜归来,高唱凯歌,路经这座桥,当时为小木桥。此后,人们便把这座小木桥称之为"得胜桥"。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日本人川细组领人修建小木桥,桥两侧"燕翅"为石基,桥身为木板。之后为便于通行小木桥又几经维修,后又于1989年由营口市城建部门修筑胜路时拆除重新改建成混凝土捣制桥,桥身长8.36米,宽36米。桥两侧各有7根水泥立柱护栏,铁营从中间穿过,桥东西两侧各有水泥路岛,桥名沿用至今。在营口西部以"得胜"二字命名的地名多数与"得胜桥"有关。
  • 附件: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