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市情研究

首页 > 科研工作 > 市情研究

营口地名趣谈系列之五

[发布时间:2013-09-09 09:40][阅读次数:次]
 

营口文化源远流长,营口变化日新月异,留住往事的记忆,加速营口率先崛起。

营口地名趣谈系列之五:

五大门

    五大门,做为历史地名来说,营口人时常提起。早年,五大门因院套前有5个较大的木门而得名,一直流传至今。其遗址位于现站前区境内、新世界商场附近。为五大门居委会辖地。

    五大门,清末民初得名,实为居民住宅区。当年是营口富户李文辉修建的房屋。由东厢房、西厢房、北正房组成""字形院落,房屋则为青砖我壁、内夹土坯砖俗称"里生外熟"。而正南面则是所谓的"五大门"。五个大门一字排列,间隔5个大门垛,大门宽3米左右,高约2.6米,均为木制朱色漆调,每个大门中有6间房屋。五大门东西总长约150米,既无土墙为界也无篱笆为障,南北宽约35米,占地面积约5250平方米。

    当时五大门的第一个大门和第五个大门有厢房,在东厢房东侧有苇塘紧靠营口厂大沟西沿。苇塘有无主坟数盔,被丛生荆棘短苇所包围,每朔日前夕从第一个大门向东远望,夜间一片漆黑,时有鳞火纷飞,人们称为"鬼火",这"鬼火"是一种物理自然现象;南约100米处有四乡电话局,北临"山家窑"的县立第二小学;西侧紧挨通往辽河的潮沟,沟水混浊,但孩子们仍在沟中游泳嬉戏或在桥上钓鱼。五大门前有一条约10米宽的土路,远望东南约500米处便是"天津寄骨祠"

    五大门当时为大杂院,住的都是些小市民,有瓦匠、开汽车的、铁匠、商贩、还有养驴养马的,赶大马车的等等。这些人都从这5个大门出出进进,连马车、驴车也进出自由。

    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秋之陆际,一场大雨过后,辽河水出槽,街面水深没膝,同时五大门也被水淹,大水过后房屋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五个大门被人拆下后放在墙边至此五大门杂院更杂。1946年营口闹霍乱病传染到五大门,此处许多居民被夺去生命,人们便纷纷搬迁异地。

    营口解放后,五大门房屋被拆除。本世纪50年代由营口纱厂盖起红砖瓦房,成为职工家属宿舍。后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此新建起鳞次栉比的楼房,并开办商场。那种龌龊不堪的场面再无有迹象。

东永茂

    东永茂,全名为"东永茂油坊"。因广东设有总商号为"广永茂",而营口这家商号与广东之间有联系,便取""字合意为"广东""永茂"二字其含义为生意兴隆永远茂盛。东永茂以油坊为主,兼营口屋子(代销店),开粮栈,设银号,故当时人们简称"东永茂"

    东永茂由广东籍人士劳梅石、潘达球、廖曙臣等为股东,潘达球为股东代表。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六月创办。山东籍金德奎、胡麟登首任正副经理,后由孙绪甫、王经甫、戴玉衡、刘仪晨分别继任经理。

    该油坊在当时埠内东大街路北(遗位于现营口市针织一厂处)原三合发油坊开设,初有人员60多人,厂房30间,货场200间,股份集资白银60万两。不久三合发油坊倒闭全部设备一律兑给东永茂。此油坊利用原三合发的陈旧设备稍微修整便开工。所需原料则从市场和临近农村收购。先是人工榨油,效率低,每日制饼百八十块。后来随着辽可航运业发展,营口工商业呈现繁荣景象,这时东永茂在每年秋后农事结束,新粮入仓之时,便坐门等货或派人到上河(田庄台、三岔河等地)低价收购大豆,而榨制出的豆饼、豆油则以高价销往外地。东永茂生意兴隆,经营不断扩大,油坊生产提高:由原来落后的人力榨油发展为机器榨油,原先5台机器扩充到20台,人员增加到二三百人,工人操作由原来的常白班改为三班倒,昼夜生产,每天制饼2000多块,多时可达4000余块。东永茂经济实力不断丰厚,为当时营口商号中最大富户之一。

    1936年,东永茂股东潘达球病逝,由其子潘杰臣接替股东代表。潘杰臣上任后油坊除制豆饼和榨油外同学兼办南北商客货物进出口事宜和报关转运,还直接把货运往南方出售。东永茂号专作代理业,使得当时买互换用款炉银不需到外家兑换。在大连投股"三泰油坊"专办油坊业务和出口货物,与营口慎恒棉织厂联手在长春、公主岭、开原设分号,在上海设"永茂泰分号",还与厦门、广东、香港等地商号有经济联系,在东永茂后河沿专修码头以装卸货物之用。

    1937年后东永茂经营渐衰,被迫为日本三井洋行加工豆油、豆饼。最后于19481月终于停业,前前后后历经60余年。

  • 附件: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