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

市情研究

首页 > 科研工作 > 市情研究

营口地名趣谈系列之六

[发布时间:2013-10-23 09:41][阅读次数:次]
营口文化源远流长,营口变化日新月异,留住往事的记忆,加速营口率先崛起。
营口地名趣谈系列之六:
育婴堂
    育婴堂,为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月在中华桥(遗址现渔市街道办事处福民居委会境内)西南面创办的。埠内慈善单位,收养失去父母的幼儿或被遗弃的婴儿,故名为育婴堂。
    堂长由当时瑞昌成(商号)经理程春园担任。副堂长王仲义、董事为营口县知事陈文学、名誉董事为辽沈道尹何厚琦。其建筑房屋为瑞昌成商事所属。内设男女事务室及招待室。
    该堂坐西面东,房舍十余间,正门南墙开设窗口,内置较大抽斗(可放置婴儿),直通屋内,上面横垂木板。此抽斗专为接收弃婴而设,旁设一孔为应门处。凡有弃婴者便把婴儿放在抽斗里。然后扯一下铁弹通铃以示传报,弃婴者不与堂内人打招呼,不通报姓名,屋内听到铃响便来取婴。
    当时此堂以实施人道主义拯救孤儿为怀,先后接收弃婴数名,这些弃婴中多数为私生子。所需经费每年达二三千元,均由瑞昌成商号支付。
    1945年"光复"后,育婴堂取消,成为居民住宅。
 
马市街
    马市街最初得名于清同治年间,因此地南面是骡、马、驴交易和停置马车、驴车等市场,市场紧靠街面,故人们统称为马市街。其遗址为现西起营口报警设备总厂,东至人民艺术剧场往南二道街。
    早年,由于营口港开放,航运业的发展,从关内海外,东北各地运来的货物,如杂粮、豆类、日用品、山货药材等运卸到埠内各家的"大屋子"(代理店)后,再转运各地。这样,陆路车辆运输日渐兴旺。当时营口商埠比较繁华地段便是现在的营口人民电影院以西至天后宫(西大庙)街面,而老爷阁、马市街一带更为热闹。农村各大板车、胶轮车汇集马市,人嚷马嘶,鞭声蹄响,充满街面。马市街有牲口市场、大车店、旅店、马具店、竹器铺、杂货铺等。牲口市场当时是一片空场,凡来交易的牲畜都到此处,有内蒙古的"达子"马,也有本地农村的马、驴、骡等。交易过程中当日未卖或卖出后不能及时赶回的马贩子(统称为马贩),便住在大车店,次日再作交易或返回。
    马市街街面的马具店较多。据《营口商工人名录》记载:"从1910年到1917年仅马市街就有6家较大的马具制造业。如东昌合、永福号、春发和、福兴玉、福昌东、永兴德"。马具店随着马市的交易也兴旺一时,后来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汽车运输业的发展,汽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马具业生意就此逐渐萧条下去。
    马市街还有东北颇具名声的竹器业。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营口竹器业便开始兴起,那时,一些来自山东、河北、天津卖零工的人中有会编竹耙子、竹筐的,而营口河北、营口炮台(西炮台)附近等地生长芦苇,人们搂柴需用耙子;还有农村各地的农事中也需用箩、筐、筛等竹器,于是竹器生意便兴旺起来。马市街一带的竹器铺主要有刘永恩开设的"恩庆昌"竹耙铺,还有"鸿发和"等。几年后又有"广增和"、"双发和"、"玉发和"相继开业。竹器品种也随着城市、乡村的需要不断增加,达20多种,有竹扫帚、竹门帘、竹筷子等。在营口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
    马市街牲口市场在本世纪60年代便停止交易,马市街面仅剩几家小门小户的竹器铺和杂货铺。原临街的一排排青砖房如今已改建成高矗的商品楼房和居民住宅楼。人民艺术剧场路南和弯曲小路已修筑成一条通向渤海大街的宽阔大道。昔日的马市街已名存貌改,但现在的马市里、马市居委会、马市南里等仍以"马市"取名。
  • 附件:
  •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