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

首页 > 理论探讨

宗教宽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

[发布时间:2011-10-26 08:27][阅读次数:次]
                                                王海波
                           (营口市委党校 辽宁  营口  115003)
【摘要】本文通过对宗教积极因素的分析,阐述积极的宗教因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一步说明积极的宗教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

【关键词】宗教;积极因素;精神资源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文化现象,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制于社会整体,又反作用于社会,对社会能否和谐运行产生着重要影响。《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及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性的科学把握。实践证明,宗教的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
    一、积极的宗教教规教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
    宗教的萌芽、产生、发展、演变,已经有几十万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宗教教规教义也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本宗教特有的传统和形态。各宗教教规教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赋予了新的内涵。我国是一个宗教信仰多元一体的国家,宗教信仰具有多样性、宽容性、互通兼容等特点。大约一亿多信教的群众,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各宗教教规教义的内容不尽一致。佛教的教规教义主要体现在“三学”、“四摄”、“五戒”、“六度”、“十善”上,宣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众生平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伊斯兰教的教规教义规定在《古兰经》中,主要有“信安拉”、“信使者”、“信经典”、“信天使”、“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宣扬不贪财、不赌博、不懒惰、不近邪恶、不作恶事、不说假话、不两面三刀、不听信谗言、不口蜜腹剑;基督教的教规教义主要规定在《圣经》中,核心是爱,宣扬爱人如己;道教的教规教义主要规定在《太平经》中,以“道德”为核心,宣扬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但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在各宗教教规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和谐的训导和启示。
我国宗教自古以来就有追求和平、崇尚和谐的传统,在各宗教教规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有关和谐的训导与启示。如佛教主张教人向善、慈悲济世;道教提倡“遵循贵德,清静自正、道法自然、重生贵和;伊斯兰教规定人们在人间要行善、关心、怜悯、接济穷人;基督教强调要爱人如己,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天主教认为,只有在实现了人与自然界真正和谐相处之后,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够真正实现。宗教的这些教规教义思想,对于教育引导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互相尊重、和谐相处、服务社会、建设和谐社会都会产生积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和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
    二、积极的宗教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源
    就当代中国来说,一切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一切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事业都是进步的事业;一切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一切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一切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一切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一切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切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切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一切有利于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以上所有一切综合起来就是“积极”、“进步”、“先进”。这三个方面在宗教中就是“立足当代、面向世界、服务人类”。我国宗教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佛教的“与人为善、庄严国土、利禾有情”;道教的“齐国慈爱、济世度人”;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争先行善”;天主教、基督教的“荣种益人”等,最主要的是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的宗教传统文化符合“积极”、“进步”、“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以史为镜,善加疏导的宗教文化从来不是社会的异己力量,也不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相反,宗教“以和为贵”、“和而不同”这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价值理念已经渗透到我们整个人文历史的发展基因中,并且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对于凝聚民心,提升社会文化精神,从而最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文化资源。
    三、宗教人文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政治资源
    宗教人文传统,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宗教的人文传统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例如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人间要行善,关心,怜悯,接济穷人;佛教主张教人向善,强调因素联系,相信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这和我们传统中宣扬的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是一致的。为了达到向善,佛教主张“修行”,即不断修正自己不善的行为,这和我们党提倡的“八荣八耻”的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佛教还主张人们应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自立;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这些感恩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分为二的观点。如果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仇恨的世界里,冤冤相报何时了,整个社会将不得安宁。因为平时点滴的矛盾而激发报复的恶念,整个社会就失去了稳定的条件。不仅如此,宗教给人以全套的生命观、人生观,并且用现实的戒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让人们有完整的生活依据。不杀生的生命观使得人们善良和慈悲,乐于助人,行善积德,常以积极心态参与各种慈善捐助活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出力、献策;不淫欲的戒律戒规使人们遵守人伦道德。这些人文传统,对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维系的作用。
    我们所要构建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平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条件。宗教中的平等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基督教的爱是上帝之爱,具有超越性别、种族、教派和地域的全人类性质,在这种爱中昭示了基督教平等的精神;在伊斯兰教义中,人是真主安拉的创造物,应该是互相平等的;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凸现了平等精神;佛教从“佛性平等”、“众生皆有佛性”理念出发得出“一切众生皆平等”的平等观念。各宗教的平等观虽然角度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中,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平等问题和现象以及由于不平等而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在收入分配领域,我们面临诸多不和谐的因素,突出表现在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上。如何缩小差距,不仅是普通老百姓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人民群众平等地共同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公平的决策,和宗教的平等理念是契合的。宗教的平等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稳定的政治资源。
四、积极的宗教道德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资源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宗教教规教义的内在价值因素,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宗教的诚信和淡利思想,对构建和谐诚信社会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宗教道德方面,我国宗教表现出较强的人世性,侧重于关心人与之之间的现实的道德关系,体现了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一面。一是关于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方面的道德戒条,强调不杀人、不偷盗、不作恶、不做假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等。二是关于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道德戒条,强调不贪欲、不淫乱、不欺诈、不酗酒、不赌博等。例如,我国佛教倡导的道德规范和善行标准,集中表现为“五戒十善”戒律。“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就是放生、布施、恭敬、实语、和合、软语、义语、修不净观、慈忍、皈信正道。基督教强调不奸淫、不杀人、不偷盗、不贪欲,做到爱人如己。伊斯兰教则告诫信徒,要孝敬父母,尊重亲友和邻里,乐于施舍,救助孤贫等。这些宗教道德本身就来源于世俗道德,是对世俗道德的宗教化解释。从这层意义上说,加强宗教道德中的这些世俗化内容,对加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对鼓励广大信徒追求良好的道德要求,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局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不信教的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也起一定的约束作用。现实生活中,部分群众特别是部分党员干部突出表现为思想行为的物质利益取向和不诚信问题,有些人为了功名利禄而放弃人道、尊严、良知和做人的基本原则。拜金主义和不诚信行为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各类人群中都有表现。如政治领域中有些公职人员的钱权交易、浮夸虚报,导致吏治腐败现象,助长经济犯罪,毒化社会风气和人的灵魂。经济领域中有些企业和商人损人利已、唯利是图,制假、售假,完全不顾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文化领域也受到冲击,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诸如人的价值、人生意义、终极关怀等,已从一些知识分子心中退却了,他们急功近利,不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超脱、淡泊、甘于寂寞的素质,不再担当净化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人们情感领域和人际关系中掺杂了过多的物质利益因素,亲情、乡情、爱情、友情、同事情、战友情等因此日渐功利化、复杂化、个性化和淡化,甚至出现了一些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现象。各个领域的诚信问题也比较突出,为了追逐金钱,社会还不时出现不择手段的劣行、丑行和暴行,诸如偷盗、抢劫、卖淫、吸毒、诈骗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所有原因背后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物欲、利欲、贪欲在道德底线之下膨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钱本身不是罪恶,追求更多的金钱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追求。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问题的症结在于人们追求金钱不守道。而宗教的道德理念,正是对这些丑行、劣行和暴行的摒弃。所以,积极的宗教道德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资源。
    五、宗教积极向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环境资源
    人与自然和谐,即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外部环境和物质资料,并不断地得到改造,成为人化的自然。人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善待自然,树立地球道德意识和生态伦理观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爱护环境。同时,人又不能屈从自然,而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又不能破坏自然。这样人们才能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也才能维护代际公平,让子孙后代有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佛教把生命状态分为两种,即有情众生和无情众生。人与动物属于有情众生,植物乃至宇宙山河大地属于无情众生。佛教对待有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是平等和报恩。对无情众生的态度与对待有情众生的态度是紧密相关的。佛教并不因为花草树木、山川河流的“无情”,而轻视它们甚至滥用和浪费它们。佛教对无情众生最根本的两点是自律和珍惜。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重点不在外部的自然界,而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一切天灾的根源就是人祸;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出发,十分重视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太平经》说:“夫人命乃在天地,欲安者,乃当先安其天地,然后可得长安也。”要“安天地”,就要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伊斯兰教认为人类不能离开环境而生存,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发展,彼此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珍惜真主赋予人类的生存条件,努力保护地球生态平衡;基督教认为合理的发展必须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上帝为人类创造了这个适合于人类居住、生存的世界,上帝也把管理和保护这个世界的责任托付给了人类。人类有责任管理和保护这个世界。天主教认为天主是天地万物的主,而非仅仅是人的主,人被赋予权力治理和管理天地万物,而管理与保护不可分。天地万物“样样都好”,人对之当怀感恩、赞赏之心,并藉之愈显主荣。从以上五大宗教的生态智慧可以看出,他与我们当今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现在我们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河流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还在继续。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的问题,是人类生活方式的问题。正是那种向外索求式的、以满足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自然环境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为了缓和这一矛盾,人们在谋取利益的时候必须有所节制,这样才能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宗教的这些积极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然环境资源。
    六、弘扬宗教弃恶扬善的优良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性资源
    一般来讲,各种宗教特别是当代中国存在的经过长期历史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内在一致关系的中国化了的主要宗教都有着崇尚道德生活的传统优势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道德导向。这些优势可以为营造一个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些道德导向主要包括:众生平等、仁慈博爱、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照顾孤寡、赈灾济贫、爱护自然、和平友爱、文明礼貌、家庭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宽人严己、平安喜乐、忍耐良善、温和厚道、诚信忠实、简约节制、遵纪守法、弃恶从善等。不可否认,宗教在其历史发展和现实活动中也有过这样那样的与社会和谐格格不入的因素和表现,宗教不文明甚至野蛮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建设现代宗教文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在弘扬宗教弃恶扬善的优良传统的同时,革除其不利社会和谐的消极因素使宗教文化在更加充分的意义上成为社会和谐的建设性因素。
宽容是人类社会的阳光,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尊重、包容宗教的积极因素和积极作用,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需要和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
  • 附件:
  • 视频: